1968年,刚分到连队,我就因枪走火差点打着了战友

白癜风能治好吗

我的高原军旅生活张登科

点击进入:(1——10)节

11、枪支走火

我们炮连的驻地属于加查县,陇南乡,炮连和九连驻扎在这里,营部和机枪连、七连、八连驻扎在帮达乡,比我们离团部近一些。我们连驻地周围环境很好,有一大片野生的桃树林和很多的核桃树,营房就在桃林之中,美中不足的是九连营房是用铁皮做顶,门窗都很正规的营房,炮连是一土到顶的土平房,还没有门,用树枝做成简易的窗子,用树木和灌木和上泥巴当作房顶,听说下雨时间一长就会漏水。漏水时用铁锨向上扔一些泥土,短时间还是能起到作用。新兵暂未分到各班,当时集中住在一个仓库里,等待分班。

炮兵连一共有三个排,一排二排是使用八二迫击炮,共六个班,每个班一门八二迫击炮,三排是一个57直瞄炮,三门57无座力炮,另外还有指挥班、炊事班、连部勤杂人员,满园编制122人。

我们到达连队的前一天,四川兵已经到了两天了,甘肃兵也已经到达了,十一师部队进藏以来,一直接的都是这三个省份的新兵。以陕西为例,1959年富平、60年洛川、61年兴平、62年宜川、63年乾县、64年凤翔、65年大荔合阳、66年彬县、67年没有招新兵、68年临潼、69年蓝田、70年安康、71年城固。

在天水时接兵的干部有一个医生姓乔,是富平留古郭乔大队人,和安头舅舅家是一个大队的,他在新兵连的时候问过我,愿不愿意学医,我说愿意。他还让我写了一行字给他看,看了以后说还行,将来分到连队,他会建议把我抽上来学医。分到连队的第三天,团卫生队长来到连队找到我,和我谈了话后认为我还不错,说让明天休息一下,后天到卫生队去报到,之后他去找连长浦九德说明情况,结果连长说啥都不同意放人,说除了张登科和陈学信,新兵里面随便挑。连长想让我或者陈学信给他当通讯员,就这样我无形中失去了一次学医的机会。

过了十天,我们这批新兵被分到了各班,我被分到了连部指挥班,也叫炮兵侦察班,受连部直接领导,主要是给八二炮击炮测量射击距离、方向以及矫正射击,因为迫击炮的特点是开炮的人看不见目标,目标也看不见炮,完全靠指挥班设在一个双方都能看见的地方来指挥射击,射击后根据炸点再来矫正射击,陈学信被调到连部当了通讯员。我们炮连连长是浦九德,指导员是张维岳,副连长是王安林、傅积兴,副政指多吉次仁,一排长是袁发福,二排长是张杰,三排长是赵俊贤。

部队去年执行关于学工、学农的《五七指示》时,到驻地开荒生产,开辟了两百多亩的荒地用来种植小麦。部队平常除了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外还要秋收和秋种。西藏天气凉,小麦的生长周期长,所以每年八月底收麦子,九月底播种新麦子,因为生长周期长,所以单产还可以。平时管理就是浇两次水,水是从山沟里流出来,只要修好水渠,打好地梁就能很方便地浇水。我到连里不久,小麦就开始抽穗,需要浇麦蓄水,一般就在田间靠一个山崖,搭个帐篷,负责田间管理和浇灌工作。

一班的班长叫郭天信,是65年的兵,陕西大荔县人。有一天下午吃完晚饭,我到一班那里去转,看见帐篷里挂着一支56式冲锋枪,炮连每一个班都配有一支冲锋枪,由班长管理。我给郭班长说,我在新兵连打过半自动步枪,从没有打过冲锋枪,不知冲锋枪的连发是什么样的感受?郭班长想了想,说可以让你试一下。他取下弹夹,给里面压了五发子弹,装上弹夹,把机关定到连发上,来到外面,把枪递给我说,你拉一下枪栓,子弹就上膛了。我接过枪,还没拉枪栓,无意间碰了一下扳机,就听到“砰砰砰”一连串枪声,六发子弹飞向天空,我毫无思想准备,在那里吓呆了,其他人一下子也愣住了,一会儿,郭班长把中午用枪打兔子的那个战士叫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差点就打了他耳光,质问他为啥枪膛里还有子弹,用完枪一定要检查,一定要退出子弹。刚才要是平端着枪,不知道要死伤几个人。

这件事弄得我很扫兴,也很庆幸,要是伤了人,我今天就完了,会蹲监狱的。郭班长讲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惨事。今年老兵退伍前,一营某连两个相好的朋友,也是乡党,同时入伍,同时退伍。这一天,一个正在整理自己的行李,一个从外面走进来,想起来部队经常看的电影《小兵张嘎》上的台词(文革时期,好多电影不让放映,只有几部片子,而且是循环反复的播放,时间长了,大家把台词都记得滚瓜烂熟)这时进来的那个人随手从枪架上拿了一个步枪,端着枪对着整理行李的朋友,说了一句:我枪毙了你。那个整理行李的头也没有回地对了下一句台词:你打死我这六十多岁的老头子,看你有多大能耐。这时只听一声枪响,整理行李的人当场死亡。事后检查枪架上的所有枪支都没有子弹,唯一一个枪膛里有子弹的枪恰好被他拿在了手中,要了他朋友的命,也给自己带来了几年的牢狱之灾。

部队上严格规定枪口不能对人,每次练兵前后都有验枪的制度,可是单单遇上了偏偏,两个朋友一个死亡,一个判刑。听了这个事,我也越想越后怕,不由得冒出来冷汗,任何时候不要好奇的玩枪,不能将枪口对人,更不能对着人扣动扳机,这一点一定要牢记,不然闯下大祸,还会断送自己美好的人生。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登科: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50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祖籍陕西阎良。1968年—1973年在西藏某部服役。退役后做过会计,进行过个体经营,现居住于陕西西安。喜欢写作。

作者:张登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