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道理来说,不断批评俄罗斯国防部甚至克里姆林宫的斯特列科夫“涉嫌极端主义”被抓了进去吃牢饭,第58集团军前司令尤里·波波夫等人因为反应前线困境被撤职后,杀鸡儆猴,足以震慑那些敢乱说话、与俄罗斯国防部口径不一致的军事博主和军官们,但俄罗斯人终究还是有些骨气的,管他吃不吃牢饭,该说的话还是得说,“老子偏要说!”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在莫斯科国际安全会议上称俄军也有集束弹药,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一直没用,如果美国及其同伙继续在乌克兰使用集束弹药,那“这一决定是可以改变的。”
话音未落,俄罗斯知名军事博主“舒瓦洛夫上校”就在自己的“电报”频道上给绍伊古等俄军高层写了公开信,恳求俄军高层不要再打嘴炮,嘴炮不可能打赢火炮:俄军虽然也有集束弹药,但不管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同乌军手中那些由美国和土耳其等国提供的集束弹药相提并论,俄军每发射1发集束炮弹,对面的乌军至少会发射7发集束炮弹;而且,由于俄军缺少反炮兵雷达,俄军炮兵被对方压制,很多时候,俄军炮兵消灭一名乌军,己方就要付出损失25人到30人的代价。
在乌克兰军队开始使用美国政府提供的集束炮弹后,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国防部对此持强烈抗议态度,称乌克兰和美国等国政府犯罪,坚称俄军没有在战场上使用集束弹药。至于到底是不是如此,如果网友们记性不是很差的话,应该还记得去年刚开战,就有不少俄罗斯支持者为俄军发射集束弹药炸得“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们”鸡飞狗跳拍手叫好。
其实,不管是俄罗斯、乌克兰,还是美国、土耳其,都没有加入《禁止集束弹药公约》,俄乌两军在战场上使用集束弹药,虽然被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反对,但从法理上来说,并不违法。唯一的小问题,就是美国法律禁止美国政府向其他国家转让集束弹药,这也是美国政府在开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的主要原因,但随着美国国会做出谅解,这个法律限制被打破,美国政府现在得以合法地向乌克兰提供集束弹药。
外界无法证实“舒瓦洛夫上校”的话,但可以确定的是,俄军在战场上的集束弹药使用量确实不多,尤其是集束炮弹,更多的是各类导弹的集束战斗部,诸如袭击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的那枚“圆点-U”战术导弹。
如果“舒瓦洛夫上校”的话为真,也就是俄乌两军的集束炮弹比为1:7,那么,鉴于美国政府首批向乌克兰提供了10万发集束炮弹,土耳其很可能还提供了4万发,那么,俄军很可能只有2万发集束炮弹,少得可怜。要知道,仅美国军队现在就有超过300万发集束炮弹,这还没算上“拉姆施泰因集团”另外几十个成员国的库存。
在集束炮弹投入战场后,乌克兰军队很快就体会到了好处,以前需要用几发甚至十几发炮弹才能摧毁的目标,现在只需要一两发集束炮弹就能摧毁,乌克兰国防部发布了不少乌军在战场上使用集束炮弹的视频。现在,乌军不仅想要更多更多的集束炮弹,还想要一些其他型号的集束弹药。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鲁日内上将的私人顾问、前美国陆军军官丹·赖斯,呼吁美国政府尽快向乌克兰提供可供“海马斯”和M270发射的M26无制导火箭弹,这种火箭弹安装集束战斗部,一个战斗部里就装填有644枚子弹药,最大射程45公里,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钢雨”。丹·赖斯声称,“如果乌克兰收到用于海马斯的集束火箭弹药,战争可能会结束。”
美军有大量的M26火箭弹库存,其他西方国家也是,诸如德国,德国国防军退役了所有的M26火箭弹,数量达数万枚,这些M26火箭弹正等待拆解。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美国和土耳其等国做了先锋,其他“拉姆施泰因集团”成员国也会跟进,向乌克兰提供各种型号的集束弹药,包括M26火箭弹,再加上西方炮弹产能不断增加,说乌克兰炮兵很快会在弹药投射量上超越俄军炮兵,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极有可能。